七、图密善当政对基督徒的迫害

有件事值得注意,耶路撒冷的圣殿和罗马的朱庇特神殿,几乎同时毁灭于战火之中。(朱庇特神殿在维特里乌斯和韦斯巴芗的内战中被焚毁,时间是公元69年12月19日;耶路撒冷圣殿在公元70年8月10日,毁于犹太人自己的手里,好像跟罗马人无关。)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信徒自愿向圣殿所做的捐献,竟然被暴虐的征服者抢走,拿来整修和装饰朱庇特神殿(图密善修建新的朱庇特神殿呈献给罗马的神明,单是镀金的费用就花了1.2万泰伦(超过250万英镑)。马修提出意见要移用整修耶路撒冷圣殿的经费,他说要不是这样,皇帝一旦要神殿归还所欠的款项,朱庇特就是将奥林帕斯山卖掉,也还不了十分之一的价钱。)。罗马皇帝向犹太人征收人头税,虽然每个人缴的税额有限,但是这笔钱的运用早已有所计划,征敛的手段非常严厉,让人认为是一项让民众不堪其苦的苛政。有些人与犹太人既无血统渊源,也没有宗教关系,税务官员还是可以任意课税。基督徒原来借着犹太人的会所当庇护,现在也无法逃脱贪婪的勒索。基督教徒一直不愿沾染上偶像崇拜的嫌疑,凭良知也不能为披着魔鬼外衣的朱庇特神庙尽力。由于基督徒当中尽管数目日减,却仍有相当数目的人依旧信奉摩西的戒律,他们想要极力掩盖犹太血统,却很不容易做到,只要检查是否行过割礼,马上就能揭穿身份。(苏埃托尼乌斯曾经亲眼看到一位90岁的老翁,在行省总督的法庭内,当众接受检查是否行过割礼。)

但是就罗马当局的官员来说,他们可没有工夫去研究这两个教派在教义上的差异。在那些用皇帝名义设置在罗马的法庭或是以代行法务官名衔设置的犹地亚地方法庭上,有两位受审的基督徒,据说他们的出身甚至比伟大的君王还要高贵得多。他俩是耶稣基督的亲兄弟使徒圣犹大的孙儿,(这样明显的称呼,可以知道耶稣的兄弟就是约瑟和玛丽亚的婚生子。为了尊敬圣母的贞洁无瑕,诺斯替教派认为他是约瑟的第二位妻子所生,正统的希腊教徒也采用这种说法。拉丁人还要加以改进,强调约瑟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提出很多证据,把称为耶稣基督兄弟的犹大、西蒙及詹姆士说成是他的堂兄弟。)本来具备继承大卫王的资格,受到全民的尊敬,从而引起总督的猜忌。但是他们的穿着褴褛而且答话很老实,很快让当局相信,他们既没有意图,也没有能力扰乱罗马帝国的安宁。他们很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皇室血胤,以及和弥赛亚的近亲关系,但是否认有任何世俗的企图,声称要建立纯粹属于精神和心灵的天国。当被问到财产和职业时,他们就伸出因每日辛勤劳动而长满老茧的双手,说是完全靠着耕种为生,在科卡巴村庄附近有一块面积约24英亩的土地,价值约9000德拉克马或300英镑。于是圣犹大的孙儿在总督既怜悯又鄙视的心情下,无罪释放。

大卫王室的衰落使后代子孙免于暴君的猜忌,但是自己家族的兴旺使得怯懦的图密善皇帝提高警觉。只有他所恐惧、憎恨或尊敬的罗马人流血,才能消除他的不安。所以图密善对付自己亲叔叔弗拉维乌斯·萨比努斯的两个儿子,老大很快以涉嫌谋叛而定罪,小儿子弗拉维乌斯·克莱门斯,由于生性懦弱无能,才幸免于死。皇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这位不会造成威胁的堂弟真是恩宠备至,把自己的外甥女多米蒂娜许配给他,收养他们所生的儿子,希望有一天让他继承王位,并赐予孩子的父亲执政官的高位。可是,连一年的任期都没有满,图密善就找了一个微小的借口,将堂弟判处死刑,多米蒂娜也被放逐到坎帕尼亚海岸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去。(1 迪翁说是放逐到潘达塔里亚岛,布鲁提乌斯·普雷森斯认为是潘提亚岛。这两座岛屿相距不远,所以产生不同的说法,可能是抄写员的笔误,也可能是欧西比乌斯弄错以为有两位多米蒂娜,一位是克莱门斯的妻子,另一位是他的外甥女。)另外一大批被牵连进去的人,不是被处死就是被判没收财产,被指控的罪名是“无神论者”和“认同犹太人”。(布鲁提乌斯·普雷森斯可能搜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记录。要是他与普林尼通信,那就可以确定是同时代的作者。)按照当时官府和舆论对基督徒模糊不清的了解,以此二者离奇结合而成的罪名,除了用于基督徒身上,对其余人员全都不适合。

就凭着这种“莫须有”的解释,并由于过于迫切地希望拿一个暴君的多疑作为他们死得光荣的证据。于是教会便将克莱门斯和多米蒂娜列于第一批殉教者的名单之中,并将图密善的暴行称为“第二次大迫害”。但是,这次迫害(如果配得上这个称呼的话)的时期并不长,处死克莱门斯和放逐多米蒂娜后不过几个月,一名深得多米蒂娜喜爱的自由奴史蒂芬,虽然没有信奉她的宗教,却在皇宫里刺杀图密善。元老院对死去的皇帝加以鞭尸,废除他所下的诏书和判令,赦回被流放的人。在涅尔瓦皇帝温和的统治下,无辜的受害者恢复地位,发还所没收的财产,就连一些罪无可恕的人也都获得赦免,或者逃脱了惩罚。